- 索引號:11510000008282399T/2022-00676
- 文 號:
- 發布機構:高新處
- 發布日期:2022-10-25 17:57:09
- 關鍵詞:
《四川省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后補助實施辦法》政策解讀
一、起草背景
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充分調動我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積極性,結合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工作情況和前兩個年度的后補助執行情況,我們對《四川省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后補助實施暫行辦法》(川科高〔2020〕21號)進行了修訂。經廣泛征集相關方面的意見建議,形成了《四川省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后補助實施辦法》(以下簡稱“《辦法》”)。
二、主要內容
辦法共分為七章、二十六條。其中,
第一章為總則,主要介紹管理辦法起草的依據、相關概念的定義、省級相關部門的分工等。
第二章為補助對象及條件,主要明確了申報周期和研發投入統計范圍,并明確了補助的對象企業和市(州)須滿足的條件。
第三章為補助計算依據及標準,主要明確了企業和市(州)補助計算的依據和補助測算的標準。
第四章為申報受理程序,主要規定了申報、審核、復核、公示等程序。申報材料由申報主體提交,經推薦單位及省級相關部門審核后,再由省級相關部門復核資質,確定公示名單。對公示無異議的,予以后補助資金撥付。
第五章為申報材料,主要明確了企業和市(州)申報過程中應提供的材料名單。
第六章為補助經費的使用及管理,主要明確了補助對象在經費使用上的責任與義務,對各級相關部門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提出要求。
第七章為附則,明確了本辦法的解釋權和有效施行期。
三、主要修訂的內容
一是適當擴大政策受益面。新修訂的《辦法》中,將研發投入增量的門檻由2021年的1000萬元降低為500萬元。同時,將企業營業收入的門檻5000萬元降低為申報周期內各年度營業收入不低于3000萬元或企業最新一輪融資估值不低于1億元。
二是明確申報周期和統計范圍。新的《辦法》中,明確定義申報周期為核定企業研發投入是否有增量的時間段,一般為組織申報年度的前兩個會計年度。研發投入統計范圍則按照國家統計局《企業研發活動統計報表制度》規定的研發統計口徑,規定為規模以上工業、建筑業、服務業及部分批發零售業企業。
三是明確向統計部門報數的要求。屬于研發投入統計范圍內的規模以上企業,需提供申報周期內企業研發統計年報報表;在申報周期內升規且屬于研發投入統計范圍內的企業,需提供升規年度的研發統計年報報表;規模以下企業和不屬于研發投入統計范圍內的規模以上企業,需提供“未向統計部門報送研發活動數據的情況說明”。
四是明確企業安全、環保等方面的要求。將原先的“未發生安全、環保等問題”修改為“近三年內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,近三年內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等級均為誠信或良好(不納入環境信用評價范圍的企業,近三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)”。
五是明確“資質復核”具體流程。即新修訂的《辦法》中第十五條內容,提出要向省發展改革委復核誠信情況,向應急廳復核安全生產情況,向生態環境廳復核環保情況,向省統計局復核報數情況,向四川省稅務局復核加計扣除數據。
六是明確需扣除企業申報基礎研究投入后補助的部分。2021年底,科技廳根據“科創十條”制定出臺的《四川省企業基礎研究投入認定和后補助管理暫行辦法》(川科高〔2021〕29號),對企業基礎研究投入進行后補助。根據不重復補助的原則,新修訂的《辦法》提出,“企業若根據《四川省企業基礎研究投入認定和后補助管理暫行辦法》(川科高〔2021〕29號)文件申報了企業基礎研究投入后補助,須在申報研發投入后補助時扣除相應基礎研究投入。”
附件: